《腸癌》直球對決抗藥性!WWP1 抑制劑 I3C,可增加 SHP2 抑制劑對大腸直腸癌的療效,有望成為治療新策略
WWP1 在大腸直腸癌組織中過度表現,並且與較差的預後相關,而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mCRC) 5 年存活率不到 20%。
(為什麼要閱讀最新的新藥研發數據? 除了讓我們投資生技公司可以比較相關的數據外,對病患來說,也可以得知現在最新的治療趨勢,如何讓病患可以活得"舒適"甚至更久。)
1. 大腸直腸癌現有治療方式的侷限性
2. SHP2 抑制劑與其耐藥性問題
3. WWP1 與 AKT 訊號傳導的關係
4. WWP1 和 SHP2 可作為患者預後指標
5. 未來研究方向
大腸直腸癌現有治療方式的侷限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數據,大腸直腸癌 (CRC) 在全球新增病例中位居第三,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約有 20% 的大腸直腸癌患者最初會出現轉移,而 50% 的局部性癌症患者也會出現遠端轉移。儘管治療方式,如手術技術、標靶治療等,在過去二十年來已有突破,但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mCRC) 的預後仍然很差,5 年存活率不到 20%,因此仍需要新的治療目標。
SHP2 抑制劑與其耐藥性問題
SHP2 (Src homology region 2 domain-containing phosphatase-2) 是一種蛋白質酪胺酸磷酸酶,參與 RAS 訊號傳遞,而 RAS 訊號傳遞是治療大腸直腸癌的新靶點。然而,SHP2 抑制劑單一療法效果有限,且會產生耐藥性,因此目前治療實體腫瘤的研究大多採用聯合療法。。
WWP1 與 AKT 訊號傳導的關係
中國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的科學家,七月中旬在《npj Precision Oncology》上發表的一則研究指出,泛素連結酶「WWP1」(WW domain containing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1) 能促進大腸直腸癌細胞增殖,並可能媒介「SHP2 抑制後,AKT 訊號的回饋再啟動」,導致腫瘤細胞對 SHP2 抑制劑的耐藥性;而透過天然的 WWP1 抑制劑 I3C (已被證明在動物模型中可以抑制腫瘤生長) 與 SHP2 抑制劑的聯合使用,能增強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
WWP1 和 SHP2 可作為患者預後指標
研究中還發現,泛素連結酶WWP1 在大腸直腸癌組織中過度表現,並且與較差的預後相關,因此,研究人員建立了以 WWP1 和 SHP2 表達為基礎的預後預測模型,可更準確地評估大腸直腸癌患者的預後。
未來研究方向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 SHP2 被抑制時,是如何導致 WWP1 的活化,以及抑制 SHP2 對 RAS-ERK 訊號傳導的影響。此外,還需要探討 I3C 作為 AHR 促效劑對腫瘤微環境的影響,以及 SHP2 和腫瘤免疫之間的交互作用。最後,WWP1 抑制劑 I3C 也有望成為治療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新策略,可以與 SHP2 抑制劑聯合使用,以提高治療效果。
延伸閱讀:《大腸癌》Seagen旗下藥物Tukysa與羅氏Herceptin合併療法獲優先審查資格!FDA預計2023年1月決議
延伸閱讀:《大腸癌》美敦力 (Medtronic) 人工智慧內視鏡模組 GI Genius,可大幅降低大腸息肉漏檢率!
資料來源:npj Precision Oncology (doi: 10.1038/s41698-024-00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