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檢》肺癌、乳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和前列腺癌預防篩檢是關鍵,挽救八成生命!

1. 免於因癌症而死亡的人群中,有 80% 受惠於預防與篩檢
2. 各癌症中,預防、篩檢或治療皆貢獻良多,但綜合策略才是最有效的
3. 研究雖有侷限,但預防/篩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的一項模型研究顯示,在過去 45 年中,癌症「預防和篩檢的進步」比「治療方式的進步」,更有效地降低了五種癌症的死亡率,包括肺癌、乳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和前列腺癌。針對這五種癌症分析,是因為這是最常見的癌症死因 (佔近年所有癌症新診斷和死亡個案的近一半),且已有預防、早期發現及/或治療的策略,相關研究成果已於 2024 年 12 月 5 日發表在《JAMA Oncology》。

免於因癌症而死亡的人群中,有 80% 受惠於預防與篩檢
該研究發現,1975 年至 2020 年間,在這五種癌症中,透過預防、篩檢或治療,共避免了 594 萬人死亡,其中 475 萬 (80%),須歸功於預防/篩檢之成效。研究人員指出,雖然許多人認為「治療方式進步」是降低死亡率的主因,但實際上,「預防與篩檢」的貢獻才是最大的。

各癌症中,預防、篩檢或治療皆貢獻良多,但綜合策略才是最有效的
在這 45 年間,列入分析的五種癌症中,預防、篩檢或治療策略對於避免死亡各有其貢獻:

不過研究人員強調,要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必須結合有效的預防與篩檢策略,以及各療法的進步,單純依靠治療或預防/篩檢,都是不足夠的。

研究雖有侷限,但預防/篩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有以下侷限性:

1. 這五種癌症僅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一部分,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其他癌症。
2. 該研究是以美國人口平均值為基礎,可能無法套用至特定族群。
3. 研究沒有考慮干預措施的潛在危害,例如篩檢的偽陽性結果和過度診斷。
4. 沒有衡量生活品質等其他結果。

儘管如此,該研究仍明確指出預防/篩檢的重要性;而且,在研究調查的區間內,HPV 疫苗接種及肺癌篩檢等較新的預防與篩檢策略尚未被普遍使用,若將這些策略納入計算,相信預防/篩檢在預防死亡的貢獻將更大。此外,除了開發新的治療策略,未來也必須優化預防/篩檢方式、積極提升篩檢的可及性、便利性,方可更進一步降低癌症死亡率。

資料來源:NI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