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t法說筆記》美時(1795) 前三季營收141.75億元EPS15.03元,未來五年獲利維持雙位數百分比成長(11/18日股價279元)

美時(1795)前三季營收141.75億元,EPS15.03元,前十月營收累計為160.6億元年增11%。(延伸閱讀: 美時(1795)美國血癌藥Lenalidomide: 2024年已經出貨完畢,預期2025年和2026年持續成長但價格須觀察)

近日法說會,會中經營團隊針對說明公司營運現況,以及主力產品發展做了詳細的說明,Genet為大家整理今日法說重點:
一、第三季毛利率、營利率均創史上次高紀錄
二、抗發炎藥Alpha Choay併入後越南收入增至8~10億美元
三、未來五年獲利維持雙位數百分比成長
四、慢性白血病、股癌、骨髓纖維化用藥未來二季送藥證申請
五、2024~2029年上市63項新品市場總價值230億美元
六、東南亞積極評估併購案有五項若完成合計帶來一億美元營收

延伸閱讀:《Genet法說筆記》美時(1795) 回應六大提問: 血癌藥11、12月還出貨嗎?2026年專利到銷售和價格? 川普上任是否會課關稅?(11/18日股價279元)

一、第三季毛利率、營利率均創史上次高紀錄
第三季合併營收52.34億元,季增10%、年增15%;稅後淨利大幅增至15.65億元,較上季度成長17%,較去年同期增長26%,每股盈餘(EPS)5.98元,毛利率、淨利、EPS均創史上次高紀錄。

受惠於美國血癌藥出貨增加,以及低毛利率產品Buprenorphine/Naloxone銷售的減少,毛利率提升至63%,季增2個百分點,年增5個百分點;營業費用12.03億元,季減3%、年增3%,主要受減損和薪資變動的影響,費用管控得宜;營業利益21.12億元,季增29%、年增43%營,業利益率40.4%。營業外費用總計2.14億元,主要為財務費用及匯兌損失,其中,外幣兌換損失4,169萬元、透過損益案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損失5,108萬元、利息費用1.41億元,對EPS影響約為新台幣0.8元。

亞太市場營收季增 5%,成長動能來自東南亞與韓國市場。八月開始認列梯瓦製藥營收以及韓國新增醫院進藥。第三季在亞洲市場共上市了 11個新品項。全球外銷市場營收較上季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6% 及32%,主要因血癌用lenalidomide 在美銷售增加。 Lenalidomide的強勁增長抵消Buprenorphine/Naloxone的下滑,第三季在外銷市場共上市了 8個新品項。

各科別營收佔比:癌症54%、中樞神經18%、基礎照護20%、婦女保健5%、腎臟科3%。
地區別營收佔比:亞太市場47%(韓國28%、台灣12%、東南亞7%)、出口業務53%(美國47%、其他6%)。
產品別營收佔比:學名藥53%、品牌藥和創新類藥物28%、品牌學名藥19%。

二、抗發炎藥Alpha Choay併入後越南收入增至8~10億美元
第三季在Nintedanib、Pomalidomide及Enzalutamide等主要產品上取得顯著進展。法規團隊完成了27項全球申請,成功獲得19項市場授權,特別是Nintedanib(Ofev學名藥)在加拿大和英國的核准,也在瑞士和以色列成功上市了Pomalidomide(Pomalyst學名藥)。

繼收購梯瓦製藥的泰國子公司後,在東南亞宣布了第二項策略性收購─越南及柬埔寨市場廣泛使用的抗發炎藥Alpha Choay。Alpha Choay是越南抗發炎藥物市場的領導品牌,並為美時打開了越南的藥局銷售渠道,將顯著擴大美時於越南醫藥市場的地,2023年銷售額超過2200萬美元,合併預計在25年上半完成,越南收入將由原本台幣2-3億增加至約8-10億。

今年以來,業務開發團隊簽署四個東南亞市場產品的協議,擴大了公司的產品組合。目前有超過25個項目處於積極談判階段,包括NCE產品、505(b)2、生物相似藥和幾個品牌收購協議。內部研發部份,啟動1項新專案,並完成1項PK研究,預計第四季將會遞交兩項藥證申請。BD部分,完成一項品牌收購及2項授權協議;目前有超過25項專案處於積極談判階段。

三、未來五年獲利維持雙位數百分比成長
2024年營收目標年成長9~10%、毛利率55%以上、營業利益率30%以上的財測目標不變。自有產品營銷方面,Lenalidomide於2025年還是強勁成長,韓國減重藥物Qsymia,台灣的Alimta、Cialis等主要品牌藥穩定成長。未來5年營收獲利成長主要來自於新產品上市,部分成長來自於東南亞業務併購,預期獲利可維持雙位數百分比成長。

四、慢性白血病、股癌、骨髓纖維化用藥未來二季送藥證申請
以研發高門檻癌症學名藥為主,研發中的26個品項中,有9項可能成為在美國First-to-file上市學名藥,另外15個品項目標在美國首波上市,剩餘2項為505(b)2新藥。預計2025年在歐洲推出Pomalidomide,在其他地區推出Tofacitinib、Enzalutamide的產品,2026年在美國和全球上市Nintedanib。

用於治療慢性白血病的LP754目標市場1.8億美元)、用於治療骨癌的LP670目標市場14億美元、用於治療骨髓纖維化的LP764目標市場30億美元,計畫在接下來的兩個季度內完成這些產品提交申請資料的準備。

透過品牌併購、自行研發、專案引進、共同開發及不同品牌共同渠道推出新產品。BD業務開發案中的產品別:學名藥52%、新成分新藥30%、505(b)2新藥7%、生物相似藥7%、品牌藥4%。



五、2024~2029年上市63項新品市場總價值230億美元
2024~2029年預計會上市63個新產品,這些研發產品線的目標市場價值總計230億美元。2026年預計有22個產品上市(其中13項來自於業務拓展授權引進、9項為自主研發產品),2026年產品上市數量達到高峰跟產品開發時程有關,會持續更新產品上市時程,美時跟很多原料藥廠簽訂共同開發協議。

六、東南亞積極評估併購案有五項若完成合計帶來一億美元營收
針對東南亞併購案,目前正在積極評估的資產有五項,這些併購案若能順利完成,將為公司帶來約一億美元的營收增長。
1. 越南市場的產品組合,預計今年年底前可以完成簽約。
2. 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的銷售團隊和公司品牌併購,目前也在積極評估中。
3. 新藥品牌的併購案,這也是我們當前的評估重點之一。
4. 拓展現有品牌在其他亞洲市場的規劃。
5. 其他產品組合的評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