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 比單獨骨盆底肌運動療效可再提升25% 奇美醫「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協助婦女泌尿問題,有效減少產後尿失禁

隨著2020總統與立委選戰正打得火熱,婦女生育的議題也被拿來當作炒作的議題,引起許多的爭議。婦女先天背負孕育下一代的天職,但是在生育的喜悅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擾人的併發症:尿失禁、骨盆鬆弛(子宮、膀胱及直腸膨出)、及產後性功能障礙等等。

以往婦女遇到這些問題,特別是尿失禁,常常羞於啟齒或認為這些是必然的自然老化現象,而不願求診。其實這些問題不一定只發生在年老婦女,許多剛生產後的較年輕婦女也常常有尿失禁、頻尿、急尿、及陰道鬆弛等困擾。對於懷孕及產後婦女中約有54%的婦女會受到生活品質上的影響,譬如:身體活動、旅行、社交生活、及情緒上還有性生活的影響等,的確很傷腦筋。

案例:

『林小姐36歲,3年前(106年)經剖腹產方式產下3,600公克的寶寶。喜悅之餘,卻開始有尿失禁的困擾。本想才第一胎、又是剖腹產方式生產應該不會發生尿失禁的情況吧?林小姐想想等等做完月子後,尿失禁應該會自然消失吧?可是左等右等,半年過去了,尿失禁的問題還是沒有改善...。
產後半年中,林小姐其實有嘗試自行練習骨盆底肌運動(即凱格爾運動)試著努力來改善或治療尿失禁。可是不做還好,不知道怎麼越做症狀卻越糟糕。漏尿情況不但沒有改善,甚至還發生陰道有突出物(膀胱膨出)的狀況,原來是因為不正常的用力腹壓把膀胱給硬擠出來了。
林小姐於108年12月初至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吳銘斌教授門診就醫,吳主任藉由詳細病史詢問及尿動力相關檢查後,確診為應力性尿失禁。其實林小姐雖然是接受剖腹產,但是因為產程過長,產道及骨盆底肌已經造成傷害了。而骨盆底肌傷害一旦造成,就不是隨著時間可以自然改善的了。吳主任建議可利用「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來治療目前的狀況。目前林小姐不僅尿失禁的問題漸漸改善,也提高了生活品質。』

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吳銘斌教授說明:依文獻上報告,婦女孕中及產後發生尿失禁平均約為41%(約在18%與60%之間)。而且隨著週數增加而增加。造成的原因是因為懷孕期間子宮肌肉肥厚增大、再加上胎兒體重增加、以及荷爾蒙大量改變而對骨盆底肌造成傷害的影響而產生。

一般而言,尿失禁隨孕期週數增加發生比例也越高。懷孕36週是尿失禁最高峰,一直會持續到產後一個月。尤其高齡產婦及懷孕前期(小於12周)就發生尿失禁症狀的婦女,就容易發生產後發生尿失禁,所以可以用來預測是否發生產後尿失禁。而根據挪威的報導初產婦與經產婦尿失禁有所不同,各約為31%與42%。而產後自然恢復情況下,產後尿失禁改善的比率不多,由產前約42%至產後八週也還有高達38%,僅降低4%。也就是孕期及產後尿失禁現想像並不會隨時間而自然改善的。根據資料統計,許多產後尿失禁婦女從開始出現漏尿的困擾之後,隨年齡增加,尿失禁的情況會越來越明顯。所以積極治療是必要的。

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吳銘斌教授指出:如果在懷孕中或產後加以訓練骨盆底肌運動(或稱為凱格爾運動)來改善尿失禁。會從48%調到32%也就是的改善了約三成。但是如果婦女未經教導自行練習骨盆底肌運動的話,如果沒有做正確的話,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可能造成更多運動傷害。

雖然骨盆底肌運動的確可以用來預防及治療尿失禁的好方法,同時也可以促進夫妻性生活愉悅的好法寶。但是,骨盆底肌運動需使用到提肛肌中的「恥骨尾肌」收縮。一般而言,骨盆底肌不如上臂或下肢等一般骨骼肌,不容易有明顯的動作或感覺,所以一般婦女較難正確地做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