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t法說筆記》順藥(6535)總經理葉聖文: LT3001三期臨床試驗有望2026年啟動 試驗收案需2.5年到3年+3個月觀察

順藥臨床二期解盲結果,林榮錦表示,本次試驗結果在安全性上符合團隊預期,並進一步驗證了LT3001對中度中風比較具有療效潛力。總結: 

1. 歐美台等地二期臨床試驗約2025年中間時期+3個月觀察,預計2025年第四季數據出爐

2. 中國二期已經結束結果(NCT05686642),目前看起來中度中風族群治療最有利,將會是三期臨床試驗設計的參考,對照組還是安慰劑組的生理食鹽水。二期收治病患治療時間中位數為12個小時有關中國二期數據,公司本來說2025年二、三月會提供,今天法說表示,無法提供,上海醫藥只給他們用於談判授權時,有簽NDA的對象,才可給數據,在2025年一月的外資會議中有機會提供給外資,但台灣投資人無緣看到。至於授權時間,也不是之前所說的在"春暖花開"時候可以談成,如果有授權談判需要七、八個月,也都不一定。(上藥2月初報告出來,一年的準備_

3. 中國三期預計2026年可啟動中國三期試驗,粗估收800-1000人,1000人的臨床試驗費用約一億美元,將由上海醫藥支出。(NIH 中度分數7分-10分)

台灣臨床試驗

1. LT3001-203: 一項第二期、兩部分、雙盲、隨機分配、安慰劑對照試驗,以評估LT3001藥物對急性缺血性中風(AIS)接受血管內血栓移除術(EVT)治療之受試者安全性和療效 (連結)主要目的是確認接受血管內血栓移除術(EVT)之急性缺血性中風(AIS)受試者對靜脈(IV)注射單劑量LT3001藥物的安全性。次要目的是確認接受EVT之AIS受試者對IV注射單劑量LT3001藥物的療效。評估指標: 主要試驗指標是單次給藥後24小時內出現症狀性顱內出血(sICH);臨床惡化定義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中風量表(NIHSS)增加4分或更多,並透過磁振造影(MRI)書面證實。主要試驗指標距離基準期30天時,神經學結果改善(定義為NIHSS下降4分或更多)的受試者比例。台灣人數 33 人,全球人數 66 人。(2021/12/01-2025/9/30)

2. LT3001-205: BRIGHT 一項第二期、雙盲、隨機分配的安慰劑對照試驗,以評估多劑量之LT3001藥物對於急性缺血性中風(AIS)受試者的安全性與療效(連結)。主要目的確認AIS受試者接受多劑量LT3001藥物的安全性。次要目的確認AIS受試者接受多劑量LT3001藥物的療效。評估指標(endpoint)於第一次給予研究藥品(IP)後90天內,經判定產生與IP可能相關或確定相關之不良事件(AE)的受試者比例。台灣人數 40 人,全球人數 200 人。(2022/4/1-2025/9/30)

 

急性缺血性中風(AIS)及其治療流程

缺血性腦中風為腦血管栓塞而導致血流供應受阻,損傷所支配的腦神經組織。急性腦中風在臺灣的處置現況,於發生症狀後到院三小時內,必須啟動急性腦中風團隊治療流程。治療方式必須依個案當時的臨床評估狀況,根據現行腦中風治療指引及治療適應症來決定對個案最合適的治療。原則上,急性腦中風若在發生症狀三小時內,若確定為缺血性腦中風,有機會可施打血栓溶解劑(IV rt-PA thrombolysis),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NIHSS)的分數須≧4且≦25分。但,臨床評估症狀過於嚴重或到院已經超過三小時,但未滿八小時甚至某些型態的腦中風在二十四小時內,還有顱內動脈機械取栓術(Intra-arterial mechanical throbectomy)可以選擇

血栓溶解劑(TPA)

血栓溶解劑,英文名字稱TPA,中文名字為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血栓溶解劑可增加溶解血栓的機會。在中風後3小時內使用比不使用有1.7倍的機會能減輕中風的症狀 (特別是三個月後),也可增加30%的機會達到僅剩輕微的中風症狀或是完全恢復。TPA治療是以靜脈注射,經由循環到腦部其使血栓溶解,目的是使梗塞血管附近的循環順暢,以減輕甚至是消除中風的症狀。病人是否符合進行靜脈溶栓須經過醫師的檢查與篩選,有幾項必須符合的標準,及一些不符合條件必須排除的標準,一旦不符合這些準則而逕自施行此項治療,可能造成的損傷多於藥物可以帶來的好處時,將不建議進行治療。所以,不會是所有的中風病人都符合施打。為了減少因藥物引起的出血副作用,必須謹慎篩選適合的病人,並於施打後收至重症加護病房觀察。在治療過程中,藥物作用及代謝將長達二十四小時,若發生出血的情形時,必須立即停止治療,臨床上有觀察到的出血部位,包括顱內出血(也就是腦出血)、消化道(胃腸)出血、牙齦出血、皮下瘀血等。(中山醫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