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MIT 開發緩釋型口服避孕藥,一月一次,不用再怕忘記服藥!

相較於植入性避孕器容易造成感染或異常出血,多數女性還是比較傾向使用口服避孕藥進行節育,但是,此方法的有效性取決於是否每天規律地服用,相當麻煩。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努力開發一種口服避孕藥,每個月僅需服用一次,可大幅減少因忘記服用而引起意外懷孕的機率!

研究人員將避孕藥左炔諾孕酮 (levonorgestrel) 裝載於一種星狀的藥物輸送系統裡,並將之包裹於明膠膠囊中。膠囊進入胃部溶解後,釋出裡頭的星狀藥物輸送系統,系統會膨脹並固定於胃部,再由其手臂處逐漸釋放藥物;而研究人員發現,改變製成手臂的聚合物種類,以及其與藥物的混合比例,可以調整藥物釋放速度。

目前在豬隻的研究中發現,藥物可以相當穩定的速率釋放,並將血液中的藥物濃度維持在與每日口服藥物時的濃度相當,但新的藥物輸送系統,卻可以維持四週的有效劑量

對於使用於人類的星狀藥物輸送系統,將設計為服用三至四週後分解,並透過消化道排出體外。目前研究人員還在研究觸發裝置崩解的機制,例如改變 pH 值、溫度或暴露於某些化學物質等,他們預計三到五年內可能可以進行人體測試

避孕藥的使用,其實不僅僅是為了「人口控制」,還有許多層面的意義。最起碼,它可以間接幫助婦女在就學上、經濟上都更有自主性。

補充:
1. 左炔諾孕酮 (levonorgestrel) 為第二代黃體素 (現在已經有第四代黃體素),因為其雄性化作用過強,容易引起痤瘡、出油、毛孔粗大甚至多毛症等副作用,目前市售的避孕藥中已經少見;MIT 研究人員採用此藥做為測試目標之原因不明。
2. 部分女性會以服用避孕藥調整經期或減緩經痛、經前症候群,但有幾點值得特別留意:
(1) 真正的原因:經期紊亂,可能與腦下垂體 (月經週期發動者) 與卵巢功能有關,在排除這些問題之前,服用避孕藥「調經」只是假象,真正的問題可能沒有緩解。
(2) 禁忌:避孕藥的成分是主要是雌激素與黃體素,因此,在特定族群中可能會引發乳癌、子宮內膜癌,有乳癌家族史者應絕對避免;又因為該藥物是透過肝臟代謝,因此,肝功能異常、肝炎患者也應避免服用;此外,荷爾蒙藥物會增加心血管風險,故曾有血栓病史、凝血因子異常以及長期抽菸者都不宜使用。

總之,調經只能偶爾為之,有異常須積極就醫,萬萬不可長期以藥物欺騙身體與自己。

資料來源:麻省理工學院、馬偕紀念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