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人流之外還有物流!冷鏈食品恐延長 SARS-CoV-2 病毒的傳播!(閱讀)

新冠肺炎從 2019 年底至今已經延燒了 11 個多月,全球疫情不但尚未停歇,歐美還掀起第二波疫情。各國除了控制境內感染之外,境外移入的傳染也受到重視;而研究人員發現,境外移入除了人類的移動之外,還要特別注意冷鏈 (冷凍冷藏供應鏈) 運輸受污染的物品重新引入病毒的可能性。

由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中心等多家單位機構聯合進行研究、並發表在醫學雜誌《國家科學評論》上的內容指出,在將近兩個月沒有新病例的情況下,今年 6 月 11 日,一名沒有出國紀錄的 52 歲的男子在北京被診斷出新冠肺炎,但與他密切接觸過的 112 人,檢測結果皆為陰性,表示此名男子並非受到其他新冠肺炎患者感染。但是在他造訪過的地方收集到的 242 個環境樣本中,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兩個樣本呈現 SARS-CoV-2 陽性反應,研究人員進而對該市場進行更深入的調查發現,在「SARS-CoV-2 陽性環境樣本」附近工作的 45 名員工,也呈現 SARS-CoV-2 陽性反應!

延伸閱讀: 《COVID-19》風聲鶴唳!中國發布了嚴格的冷鏈指南 對於冷鏈食品嚴加控管 嚴防疫情逆襲 (閱讀)

於是北京在 6 月 15 日至 7 月 10 日之間進行了一場廣泛的篩查活動,發現 368 例陽性病例中有 169 例 (46%) 在新發地工作。研究人員順藤摸瓜地繼續分析新發地受感染員工的空間位置分佈,發現 20.9% 的人是在地下室工作,且顯示出在海鮮區有高度聚集的病例。透過流行病學感染病例的調查,縮小了群聚感染的來源,包括攤位的 7 名員工和僅在市場上參觀過攤位的 5 位客戶 (這些人並沒有接觸新冠肺炎的患者或是出國),而鮭魚是在展位上出售的唯一進口商品。

研究人員檢查了新發地市場外冷藏庫中原始密封包裝中的所有鮭魚,發現 3582 個樣本中有 6 個呈陽性,從市場上獲得的 110 個樣品的基因組測序結果表明,該病毒株與中國早期傳播的病毒株不同,但與歐洲的相似。因此,研究人員得出了結論:北京的新冠肺炎的復發很可能是由受污染的進口食品,透過冷鏈物流從環境向人類傳播所導致。

病毒會存在於環境再藉由物體的移動傳播出去,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雞、鮭魚和豬肉塊表面、攝氏 4 度和攝氏負 20 度下,21 天後,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力並沒有降低。這表示 SARS-CoV-2 的生存期和傳播距離可以透過冷鏈運輸來延長時間並擴大感染範圍,這一點讓大家很憂心。現在除了限制人類的移動以降低病毒的傳播,還需要管控流通的物品,包括低溫的生鮮產品等等。

防疫視同作戰,不能掉以輕心,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也必須要加強宣導冷鏈相關從業人員增強個人防護意識,避免成為疫情破口。

資料來源: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