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失調》你是不是高危險群? 「厭食症」和「暴食症」與精神疾病有關 ,難以康復!

飲食疾患者的特徵是在身體意象上產生認知失調的狀況,此扭曲認知又反應到違常的飲食行為上。從事重視身材的職業如明星、模特兒、運動員或舞者等都是飲食疾患的高危險群。

「飲食失調」雖然與「吃」有關,但其實是屬於一類嚴重的精神疾病,可能導致其他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常見的飲食失調包括「神經性厭食症」、「貪食症」和「暴食症」。飲食失調的「行為」在類型和嚴重程度上也有所不同,例如:暴飲暴食、腹瀉和限制食物攝入等行為。

加州大學與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飲食失調造成的行為會改變大腦的「獎勵反應過程」進而改變「食物攝入控制迴路」,而這兩者會強化飲食失調的行為。瞭解「飲食失調的行為學」和「神經生物學」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很重要,這或許可以闡明為什麼這些失調行為往往成為慢性疾病,並且將有助於未來開發治療方法。該研究發表在《JAMA Psychiatry》上。

研究人員使用「橫斷面腦功能成像技術」來研究味覺獎勵任務中的大腦反應。在這項實驗中,參與者接受或拒絕意外的甜味刺激 (品嚐糖液)。研究人員分析了一種被稱為「預測錯誤」的大腦獎賞反應,這是一種與多巴胺有關的訊號傳遞過程,它衡量了「與預期的偏差程度」,或一個人在接受意外刺激時的「驚訝程度」 ─「預測錯誤」越高,說明這個人越驚訝,而「預測錯誤」越低,說明他們越不驚訝。他們還研究了這種大腦反應是否與「腹側-紋狀體-下視丘迴路」(ventral-striatal-hypothalamic circuitry ) 有關,這是一個與食物攝入控制有關的神經系統迴路。

該研究招募了 197 名患有不同類型「飲食失調」(包括神經性厭食症、貪食症、暴食症和其他特定的餵食和飲食障礙) 和「與飲食失調行為有關」的婦女,其具有不同身體質量指數 (BMI),以及 120 名沒有飲食失調的婦女作為控制組。研究人員發現,在沒有飲食失調的女性群體中,BMI、飲食失調行為和大腦獎勵反應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但在有飲食失調的婦女群體中,較高的 BMI 和暴飲暴食行為與較低的「預測錯誤反應」 (不驚訝) 有關。此外,對於有飲食失調的婦女,腹側-紋狀體-下視丘的訊號連結方向與沒有飲食失調的婦女相反 ─ 飲食失調者的訊號連結方向是從腹側紋狀體往下視丘。這種連結方向與「預測錯誤反應」呈正相關,與進食後的失控感呈負相關。

這些結果說明了飲食失調的行為、情緒與大腦神經生物學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患有飲食失調的婦女來說飲食失調行為和過度減肥或增重會調節大腦中與多巴胺有關的獎勵迴路反應,進而改變了與食物攝入控制有關的腦迴路、回頭增強飲食失調行為,惡性循環的結果,使得康復非常困難。未來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以探索可以針對、改變飲食失調行為的治療方法,以實現持久的治療成效。

台灣常見有兩大類飲食疾患:厭食症與暴食症。以下針對美國精神疾病學會出版的最新版DSM-V臨床診斷準則、患者常見的特質、症狀、以及罹病的後果等

厭食症
暴食症
  1. 體重維持在發展階段正常值的85%以下,BMI < 17.5
  2. 對於變胖或體重增加有強烈的恐懼感
  3. 對自己的體形、體重有不正確的知覺,即明明很瘦仍覺得自己太胖
*患者因長期營養不良,合併其他生理症狀,如:停經、骨質疏鬆、低血壓等,嚴重時可能致命。
1. 每週至少有兩次無法控制的暴食,在短時間(兩小時內)吃下常人無法吃下的量,且暴食當下對吃食行為有失控感。
2. 一再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如禁食、催吐、過度運動、使用瀉劑、利尿劑、灌腸等。
3. 上述暴食與清除行為,每週出現兩次以上,至少達三個月。
4. 自我價值感與體重身材形密切相關。
*清除型患者因為長期慣性的清除行為,常有電解質失序的狀況,體重巨幅起落,對於自己暴食催吐的行為多覺得羞愧,心情多封閉沮喪。


延伸閱讀:《肥胖》為什麼天天減肥 天天肥? 腸、胃和大腦都是戰場!!!

資料來源:NIH、JAMA Psychiatry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1.1580)、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