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醫材》MIT 研發郵票大小、貼紙式超音波!持續偵測內臟硬度變化,有助識別早期急性肝衰竭 (必讀)
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一種僅郵票大小、貼紙式的超音波發送與接收設備,貼在皮膚上即可監測人體深部器官的硬度、捕捉疾病跡象,如肝臟和腎臟衰竭以及實體腫瘤的惡化狀況。研究成果已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組織和器官本來就會逐漸變得僵硬,罹患某些疾病時,器官的僵硬會變得更加明顯,這也預示著健康狀況可能會急劇下降。目前臨床醫生可使用超音波彈性影像技術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測量腎臟和肝臟等器官的硬度,該技術常用於加護病房中、監測剛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以盡快發現僵硬跡象和潛在的急性衰竭或排斥反應;但醫護無法長時間連續監測,一旦錯過關鍵時刻,意識到器官衰竭時往往為時已晚。
因此,MIT 的科學家希望將超音波彈性影像設備微型化,並維持與商用手持探頭相同的靈敏度。他們精確地製作了 128 個微型感測器,並全部集成到一個長、寬皆 25 毫米的晶片上,並於其底部襯上一種具伸縮性、由水凝膠製成的黏合劑,讓超音波幾乎無損耗地進出設備。
在初步實驗中,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進行測試,確認貼紙能在 48 小時內連續監測肝臟彈性,且從貼紙收集到的資料中,研究人員觀察到了急性肝衰竭的早期跡象,而隨後的組織樣本也驗證了確實有肝衰竭發生。
該團隊正與臨床醫生合作,嘗試將這種貼紙式超音波設備應用於加護病房中器官移植後的患者。此外,他們還希望將這種貼紙改裝成更便於攜帶的版本,將所有配套的電子設備和處理過程小型化,整合至一個稍大的貼片中,目的是希望能讓患者在家就可以佩戴使用,以對病情進行更長時間的連續監測,包括實體腫瘤的惡化情況等。
延伸閱讀:《創新醫材》挑戰最難治療的傷口!! 新加坡國立大學科學家開發創新磁性凝膠,糖尿病傷口癒合速度快三倍!
延伸閱讀:《創新醫材》「發燒」是許多病毒感染早期症狀,華盛頓大學新開發應用程式,讓智慧型手機也能「精準」量體溫
資料來源:Medical Xpress、Science Advances (doi: 10.1126/sciadv.adk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