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t法說筆記》視陽(6782) 回應17提問: 2024年第四季及2025年對日拋、月拋看法有改變?產能規劃?如何因應水膠市場同業競爭?(12/13日股價183.5元)
視陽(6782)近日法說會,會中經營團隊針對說明公司營運現況,以及主力產品發展做了詳細的說明。前三季累計營收27.58億元較去年同的17.09億元增加,EPS 8.14元較去年同期3.11元增加。前11月營收34.21議員較去年同期的21.33億元增加 (12/13日股價183.5元,股價最高為2023年2/24日的388元)
延伸閱讀:《Genet法說筆記》視陽(6782) 前三季營收27.58億元EPS 8.14元,歐美市場成長力可期(12/13日股價183.5元)
針對本次法說會會後投資人對於視陽營運上的提問以及公司回覆,整理如下:
問一:中國經濟振興政策有助訂單需求增加?
問二:特殊片出貨情況及市場接受度?明年銷售狀況預估?
問三:2025年展望?各地成長性?產能規劃?
問四:同業陸續切入矽水膠市場,高透氧KD/t 170是否成為視陽的護城河?如何應對同業競爭?
問五:矽水膠中國產能開出的影響?
問六:日本市場發展以自有品牌或代工為優先?與SEED合約是獨家合約嗎? 水藍片是否可能打入?
問七:彩拋占比相較2022年提高,為何第三季毛利率反降低,這是最低點?
問八:2024年第四季及2025年對日拋、月拋看法有改變?
問九:第三季主要產品線單位生產成變化? 製程良率變化?
問十:同業降低中國營收,轉往日本等其他市場,未來日本市場是否會遇到削價競爭或訂單瓜分?
問十一:日本子公司旗下品牌Refrear帶動明年業績成長多大?
問十二:美國客戶有幾個客戶?明年展望?
問十三:營收占比前五大的日本客戶,是否有找公司拓展海外市場?
問十四:新產能何時開出?明年資本支出規劃?
問十五:明年營收成長動能?
問十六:自有品牌和代工利益率?
問十七:和日本客戶討論未來款式的變化?
問一:中國經濟振興政策有助訂單需求增加?
答:中國今年情況比較辛苦,客戶比較保守,不過,因為視陽去年中國業績不好,今年比去年還是有超過八成成長,主要來自新客戶加入,明年還有成長機會,但就會偏保守一點。
問二:特殊片出貨情況及市場接受度?明年銷售狀況預估?
答:新上市老花多焦鏡片,第三季客戶取得證照開始出貨,矽水膠散光10月也開始出貨日本。不過,新品剛上市,一般要觀察市場反饋,至少要一到二季才能看出具體反饋狀況,現在剛上市所以還看不準。市場確實對老花、散光產品有需求,就看公司產品市場接受度好不好。目前視陽有80多張證照,持續取證中。
問三:2025年展望?各地產業成長性?產能規劃?
答:歐美市場這二季都有較高成長,歐美地區矽水膠的滲透率過去本來就比較高,相較同業銷售以日本、中國市場為主,視陽過去占比就有2~3成,未來會持續維持這占比。目前歐美銷售情況不錯,會配合客戶持續推出新品,預期歐美應能維持不錯成長。
中國市場可能偏保守,但視陽基期較低,中國現在營收占比1~2成,預期還有提昇機會。日本今年增加蠻多新客戶、新品牌或新產品,視陽在日本的終端客戶數非常多,整體銷售情況不錯,還有一些疊加效應,不管在新客戶還是舊客戶,算是穩健成長。
問四:同業陸續切入矽水膠市場,高透氧KD/t 170是否成為視陽的護城河?如何應對同業競爭?
答:透氧率是指標,對眼睛也有較多幫助。高透氧一般比較健康,但除了這數字,矽水膠產品還有其他差異,只是較難光用數字去看,如配戴持久舒適度等較難說明。現在矽水膠滲透率,日本、台灣、中國都有提升,同業很多陸續進入,但以視陽來說,除了高透氧,鏡片本身,如減少眼球摩擦異物感、改善鏡片侵蝕性,提升配戴舒度,而為了維持長久競爭力,也會繼續投入研發,今年散光、老花多焦鏡片已正式推出,屬於差異化新品,再來就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有更好價格競爭力,並與各地客戶合作。
至於殺價競爭,目前矽水膠還沒這情況,產品不像水膠同質性那麼高,從材料配方到生產技術,各廠做出的產品很不一樣,就算KD/t值差不多,差異性相比水膠還是差很多,同樣產品不是那麼好比。
問五:矽水膠中國產能開出的影響?
答:中國同業目前生產主要還是水膠產品,對水膠影響較大
問六:日本市場發展以自有品牌或代工為優先?與SEED合約是獨家合約嗎? 水藍片是否可能打入?
答:隱形眼鏡廠商多數同步發展品牌及代工,因為這個產業要看證照,原則上品牌、代工兼具情況多一些,目前視陽子公司from-eyes在日本與代工公司配合良好,其實代工公司的品牌非常多,最少十家以上,品牌、代工之間配合蠻好。
我們在日本沒有獨家合約,競廠之間都拿到矽水膠證照,也會去打矽水膠市場,但目前狀況,競廠推矽水膠比較像是多一個品項,產品異質性高,大家都可能會想打其他產品。
問七:彩拋占比相較2022年提高,為何第三季毛利率反降低,這是最低點?
答:毛利率和銷售單價、單位成本有關,通常和產品組合有關,成本效率好不好有直接關係,營業成本也受到匯率影響,日幣貶值、馬幣升值對成本也有蠻大影響。
第三季有馬幣、日幣雙重不利影響,目前匯率看來,日幣差不多這水準,馬幣匯率9月上下旬波動特別大,前三季升值14%,但光第三季就升值12%,不過,10月馬幣已貶值4%,影響有趨緩。員工人數增加也造成人事成本增加,這部分之後會再調整。
確實第三季毛利率蠻低,我們當然希望是低點。
問八:2024年第四季及2025年對日拋、月拋看法有改變?
答:第三季週拋、月拋產品較少,受到歐洲出貨較多,還有中國出貨較少影響,預估明年應該還是維持五、六成,和過去差異不大。不同地區,消費者有不同偏好,如歐洲喜歡日拋,中國則以周、月拋為主。
問九:第三季主要產品線單位生產成變化? 製程良率變化?
答:不太好說,但單位成本有在降低,此和存貨之間調節有一些變化,舉個例子, 原本成本如果五塊,現在降到4.5元,但存貨之前是5元,存貨以先進先出規則,新生產出來的產品會跑到存貨,造成庫存金額降低,差異一次在當期反映 就會有存貨調節影響。今年成本一路降低,存貨會緩解,可能也存在十元變成五元差異,但這對未來競爭力有幫助,良率也持續提升中。
問十:同業降低中國營收,轉往日本等其他市場,未來日本市場是否會遇到削價競爭或訂單瓜分?
答:視陽對客戶的接單都是量價關係,量較大客戶價格較低,量較少當然價格較高。客戶對價格是一個考量,但在市場能不能賣出去也是一個。代工、品牌發展上各自都要有利潤,原則上客戶找代工還是會看銷售情況,舒適度能否帶動銷售。同業競爭但畢竟是不同產品,客戶還是會看配戴情況反饋。
問十一:日本子公司旗下品牌Refrear帶動明年業績成長多大?
答:Refrear品牌力們還沒那麼高,目前品牌在公司營收占比約一成,明年是有成長但沒預期太大,品牌力還要持續培養,希望之後維持跟代工一起成長。自有品牌以前在日本,今年開始進入中國,前二年預期量都很小,還在耕耘期而已。
問十二:美國客戶有幾個客戶?明年展望?
答:美國客戶偏電商,目前不到五家;日本、中國則有超過十家客戶,台灣客戶也不到五家。美國客戶銷售情況還不錯,近一、二季表現佳,預計明年會再成長。先前客戶反饋沒特別做行銷,消費者覺得好戴持續回購,銷量就上去。
問十三:營收占比前五大的日本客戶,是否有找公司拓展海外市場?
答:客戶有去中國或東南亞市場,我們也都會有。但我們以客戶公司在哪邊註冊當作哪邊收入,如日本客戶賣到中國,我們還是認在日本營收。
問十四:新產能何時開出?明年資本支出規劃?
答:現在月產能3800萬片,持續進行效率提升,產量有機會再提升,目前是逐季調整情況進行中,好幾各方向同步做,第三季比第二季好,第四季預計也會比第三季好。
之前董事會通過增加五百萬片彩拋,原本規畫明年上半年量產,但去年產能有點擴太快,到今年其實生產都還很足夠,目前可能明年上半年看銷售情況在決定。
現在產能利用率約90%,明年資本支出先抓6~7億元,具體看新產能何時開出,折舊金額約5.5~6億元。
問十五:明年營收成長動能?
答:較大在歐美,其次日本,最後才是台灣、中國。歐美市場樂觀,主要是原本客戶銷售展望,有些品牌力蠻高的客戶會去推廣,增加通路覆蓋,而新產品如多焦點老花產品當然也有貢獻。
問十六:自有品牌和代工利益率?
答:品牌力還沒那麼高,目前以水膠鏡片為主,透片、彩片都有,利潤率不能抓太高。不過,品牌還會加上品牌毛利,等於代工利潤+品牌毛利,品牌總毛利還是比代工高,但沒有高很多。
問十七:和日本客戶討論未來款式的變化?
答:較大差異是大尺寸,客戶彩拋推大尺寸,就是彩色範圍比較大。款式隨時會增加,不同客戶有不同款式。彩拋今年出貨量多很多,超過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