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由唾液中的尿素含量,可以推算出體脂率

唾液協助我們咀嚼、吞嚥、保持口腔濕潤,其中所含有的澱粉酶與抗菌成分 (如溶菌酶、IgA、乳鐵蛋白與過氧化物酶等),還協助我們進行初步的消化,以及抵抗部分病菌的侵害。而唾液因是人體分泌出來的物質,其內所含成分,或可反應身體某些狀態,加上採唾液樣本簡單而不具侵入性,若可由此開發出檢測方式,將可更輕鬆地監測健康狀態。

現在,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 (UNIFESP) 和坎皮納斯大學 (UNICAMP)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法,可以利用唾液中尿酸的含量預測青少年體內脂肪百分比,並識別出那些雖然沒有慢性肥胖相關疾病症狀,但卻依然有過多脂肪的人

研究人員調查了年齡介於 14-17 歲的中學生,排除患有蛀牙或牙周病的人,最後共有 248 位 (女性 129 名,男性 119 名) 參與。受試者首先填寫問卷、測量身高,並以生物電阻抗分析儀 (俗稱體脂計) 測量體重、體脂率與骨骼肌率,並於禁食 12 小時後,採取受試者的唾液樣本,再以高效液相層析儀 (HPLC) 分析其中的尿酸、膽固醇與維生素 D 的含量。分析結果發現,唾液中尿酸高者,體脂率也較高,而利用線性迴歸分析,還可以更進一步根據唾液中尿酸含量推算出體脂率。至於「唾液中尿酸含量」與「體內脂肪含量」之間為何會有關聯則仍需進一步探討。

雖然現在體脂計在市面上唾手可得,並不需要大費周章地動用到 HPLC 便可得知體脂率,而且,已知蛀牙與牙周病會影響唾液參數 (例如 pH 值、電解質成分等),而同時沒有蛀牙亦無牙周病者 (相對) 是少之又少,故能使用唾液來了解體脂肪的族群並不多,但這項研究最原始的出發點,是希望能夠鑑定出唾液中可靠的生物標誌,使唾液可以成為更廣泛運用的臨床分析樣本、以促進未來兒童健康的快速測試法的發展,例如,年齡過低的孩童不適用體脂計,但若因代謝疾病必須監控飲食或用藥控制的成效時,這將會是一個選項。此外,先前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以及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的研究團隊,也開發了一種以奶嘴為造型的迷你穿戴型裝置,可以連續偵測唾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以反應使用者的血糖數值,最終目的在協助患有先天性 (第一型) 糖尿病的新生兒監測血糖,同樣也是希望利用無創的方式對患者健康進行更好的監控。對於這類型的研發,我們樂觀其成。

資料來源:Medical Xpress、美國化學學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