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新冠肺炎會不會「流感化」,牽涉到我們應該如何因應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本月中在《科學》雜誌中刊登的一項報告中,利用模型預測了新冠肺炎自當前至 2025 年可能的傳播/發展模式,以及人為干預措施可能產生的影響力。其中,新冠肺炎的流行模式「是否具有季節性」這一點,會大幅地影響社會疏遠措施該有的執行強度與持續時間。

傳播不具季節性時:
徹底執行一次社會疏遠措施,可降低流行高峰之規模;間歇性、暫時性的社會距離,則不一定有效,有時後,甚至會跟沒執行任何干預作為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所有模擬情況中,一旦取消社會疏遠措施,都將導致疫情再起。

傳播具季節性時:
高強度的社會疏遠措施反倒保留了易感人群 (即仍會受感染者),導致秋冬時節、病毒傳播力升高時,受感染人數反而暴增、再度引發強烈疫情。在此條件下,沒有任何一種「執行一次就有效」的干預措施可將重症人數控制在醫療系統可負荷的範圍內,講白話就是,往後可能每到秋冬,大家就要執行社會疏離措施。而夏天,則可執行強度較弱、或是間歇性的社會疏遠策略,以在這期間累積人群中有免疫力的族群、減緩進入秋冬後疾病爆發的速度。

另一個可能的因應策略就是,提高重症監護的能力與能量。現在全球力求「壓平曲線」,目的除了在為疫苗和治療藥物的開發爭取時間外,也是在避免醫療系統的癱瘓。也就是,如果「染病者總數」終究是固定的,寧可將患者分散在不同時間,以免醫院無法負荷。因此,在「染病者總數固定」的前提下,若醫療系統可以負荷,則可以接受疫情的快上快下、縮短疫情持續時間,如此便可縮短社會疏遠措施的執行時間 (一種「長痛不如短痛」的感覺?)。

社會疏遠措施,造成了人們許多的不便,也衝擊著全球的經濟,但是,這一切干預作為,都是為了降低疫情、減少感染與死亡人數的必要之惡。只能期望疫苗早日開發出來,這一切的劇本將會再重寫,朝向更好的結局發展。

資料來源:Science、疾病管制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