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大藥廠受制總部節流和中國藥價下調 啟動更多授權給中國本土企業銷售

大型製藥公司重視中國這個大市場,但隨著降價效應的顯現以及公司內部優先事項的轉變,跨國公司正在重新構建其在中國的業務模式。

在 2023 年的最後幾個月裡,數家製藥國際大廠分別選擇了中國本地合作夥伴,例如:

1. 輝瑞 (Pfizer) 於 11 月公佈了與科源製藥 (Keyuan Pharma) 的合作協定,授予其在中國獨家經銷和推廣輝瑞的肺炎球菌疫苗 Prevenar 13 的權利。

2. 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 GSK) 10 月初與重慶智飛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Chongqing Zhifei Biological Products) 簽約,智飛取得其帶狀皰疹疫苗 Shingrix 在中國的獨家經銷權。此外,GSK 也正在將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吸入器 Anoro 和抗癲癇藥 Lamictal 的商業化業務外包。

3. Merck 也與智飛合作,由智飛在中國銷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Gardasil。由於該疫苗在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增長,成為該疫苗全球銷售額激增 47% 的最大動力,這也使得 Merck 在 2023 年超越阿斯利康 (AstraZeneca),成為中國銷售額最大的外資製藥公司。

4. 百健 (Biogen) 透露已與一家中國本土公司就其多發性硬化症產品組合 Fampyra 和 Tecfidera,在中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5. 賽諾菲 (Sanofi) 也宣布與上海醫藥 (Shanghai Pharma) 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兩公司將在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癌症的治療領域開展合作,並正在釋出多發性硬化症藥物 Aubagio、血栓治療藥物 Clexane (又稱Lovenox)、磷酸鹽結合劑 Renvela,以及化療藥物 oxaliplatin 和 docetaxel 的行銷職責。

為何要積極將行銷工作「外包」?

以疫苗為例,中國監管機構將疫苗分為強制疫苗與自願疫苗兩類,上述的 Gardasil、Prevnar 和 Shingrix 都屬於自願疫苗,而此類疫苗需要大量投資和密集的市場教育,這對外國製藥公司來說將是個負擔,例如,智飛組建了一支 3000 多人的商業團隊;而輝瑞為了銷售 Prevenar 13,過去也組織了約 400 人的中國團隊 ─ 只是該團隊目前正在解散中 (這是否是受到輝瑞與科源交易的影響,輝瑞拒絕評論之)。

不僅如此,這一連串的交易實際上也是各大藥廠制定成本削減政策的一部分。例如,輝瑞規劃在 2024 年底前每年節省 40 億美元,以應對 COVID-19 產品銷售的下滑;百健訂定,到 2025 年減少 1000 名員工、節省 10 億美元的運營開支的目標;賽諾菲也計畫從 2024 年到 2025 年底節省高達 20 億歐元的開支。

外國製藥商在中國尋找本地合作夥伴本非新鮮事,但這些交易最近呈現上升趨勢,部分原因是「市場上的定價和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已成熟的產品。因此,為了維持投資回報,外商必須建立一套更適合中國本地市場和優化運營的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Fierce Pharma、Reuter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