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機制!腦內免疫細胞釋出的干擾素,導致神經發炎與突觸損傷

阿茲海默症是老年人癡呆症中最常見的原因。目前已知患者大腦內有 β 澱粉樣蛋白斑塊、tau 蛋白質纏結外,還會有明顯的發炎反應。不過,人腦中 β 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累積,與癡呆的「嚴重程度」或「持續時間」間的相關性很低,顯示「發炎反應是更重要的關鍵。先前的研究僅發現,患有阿茲海默症或輕度認知障礙 (MCI) 者的免疫細胞比一般人的免疫細胞,更容易釋放諸如干擾素等,與發炎以及細胞毒殺的相關因子,但貝勒醫院近期的成果更進一步顯示:殺手就在眼前。

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的 β 澱粉樣蛋白斑塊中,具有成分不均一的現象,某些斑塊中還包含醣、脂質或核酸。而在小鼠模型的試驗中發現,斑塊中的核酸,刺激了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 (腦內的免疫細胞)、使之產生干擾素 (interferon, IFN),並活化補體機制、造成突觸損傷,而突觸是訊息傳遞不可或缺的構造,它的損傷或喪失,是神經變性的關鍵,將致使記憶力減退、最終導致癡呆症狀。

研究人員也表示,此一現象目前主要是在阿茲海默症小鼠模型中發現,但在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腦中也發現,干擾素確實也有著深遠的影響,顯示在小鼠中發現的機制,也很可能是人類腦部神經元受損的機制,但這個假設仍須進一步研究評估。

此發現相當重要!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阿茲海默症的發生原因與致病方式,如此才可能由其中尋找新的治療方式,例如:調節腦內干擾素的活性等。另外,此一研究工作還為「大腦衰老」提供了新的見解,因為他們發現,干擾素似乎也參與著大腦的正常衰老過程。

資料來源:Medical Xpress、Natur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