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連呼吸、飲食都不安能心?環境汙染物與 I 型糖尿病發展有關 (必讀)

I 型糖尿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導因於胰腺 β 細胞被破壞而無法產生足量胰島素。然而,觸發 I 型糖尿病發病的原因仍然不很清楚,是遺傳、與飲食有關的環境因素、或是病毒感染等,科學家尚無定論。

挪威奧斯陸大學 (UiO) 透過與特羅姆瑟大學以及美國的幾個研究小組合作,分析了美國 1 型糖尿病兒童和青少年患者的血液樣本中的環境污染物,結果發現,在 I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有著更多的環境污染物,包括多氯聯苯和殺蟲劑等等。

研究人員進一步使用了大鼠的胰腺 β 細胞,將之暴露於這些環境汙染物中,發現:即使只暴露 2 天、且在污染物濃度很低的情況下,β 細胞產生的胰島素仍會降低許多;而當 β 細胞暴露在污染物中的時間較長時,細胞就會死亡。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環境污染物具有觸發 I 型糖尿病的潛力。相關結果已經發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中。

儘管多氯聯苯和一些殺蟲劑成分,20 年前就在《斯德哥爾摩公約》中被禁止使用,然而這些物質仍可能存在於食物、塑膠、油漆、建築材料、土壤和水中,且僅有極少部分能夠自然分解。這些汙染物也可能被埋藏於冰層,並隨著全球暖化、融冰而再度被釋放至環境中;此外,一些沒有簽署《斯德哥爾摩公約》的國家仍在使用這些成分的殺蟲劑,接著,汙染環境、進入食物鏈,最終,回到人類身上 ─ 而人體並無法代謝這些物質。

奧斯陸大學營養系教授 Jason Matthews 表示,人們透過食物攝入的環境污染物,90% 來自魚類、肉類和乳製品;而油脂較高的魚類 (如鯡魚、鯖魚、大比目魚、鮭魚和鱒魚等) 會比油脂低的魚類 (如綠青鱈、真鱈、黑線鱈) 含有更多的含有戴奧辛和戴奧辛類多氯聯苯 (dl-PCB)。因此,飲食上若想盡量避免,則可減少肉類攝取、或攝取低油脂魚類;至於蔬果,雖然仍會經由土壤吸收汙染物,但若可以選擇不灑農藥的生態種植作物,還是可以減少汙染物的攝入 (但無奈的是,這樣的產品單價高,未必是市井小民餐餐負擔得了的)。

除此之外,早在 2015 年,德國科學家就發現,接觸「與交通有關的污染物」會加速 1 型糖尿病的發展;與來自低污染地區的兒童相比,暴露於居住環境中空氣高度污染的兒童,罹患 I 型糖尿病的時間平均提前三年。

近日的新聞提及,南極新降下的雪中,已經發現塑膠微粒,地球上最後淨土淪陷;人類幾個世紀以來造成的環境汙染,現在正一點一點地反饋到人類身上。我們真的必須認真思考,如何過得「簡單」,讓地球也有喘息的機會。

延伸閲讀:
《糖尿病》體內細菌群可能與第二型糖尿病有關,以益生菌治療之?
延伸閲讀:《糖尿病》血糖控制與減肥並用! 禮來糖尿病藥 Mounjaro 挑戰諾和諾德Ozempic領先地位 (必讀)

資料來源:MedicalXpress、Diabetes.co.u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