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療法》研究:人類胎盤幹細胞 (hPSC) 展現出治療早產兒壞死性腸炎之潛力

「早產」指的是懷孕週數滿 20 週、但未滿 37 週之分娩。在台灣,每年約有 20 萬名新生兒,早產兒佔了 8-10%,除了死亡率較足月新生兒高外,各種急、慢性問題或早產兒合併症,例如高黃疸血症、敗血症、呼吸道疾病、神經傷害及腦性麻痺、腸道疾病等,也都威脅著新生兒。

其中,「壞死性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會影響多達 10% 的早產兒可能導致嚴重的感染、同時也是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確切病因不明,可能是由早期細菌定植、過度的發炎反應、不成熟的腸組織的複雜相互作用導致的;當腸壁被引起感染或發炎的細菌入侵時,就有可能發生。

美國威克森林再生醫學研究所 (WFIRM) 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以一種「人類胎盤來源的幹細胞」(hPSC) 做為治療策略,目前在臨床前動物模型中顯現出令人鼓舞的結果。

過去十年,科學家針對如何降低壞死性腸炎發生機率,已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仍很少有方法可以「修復」已經產生了的損傷,於是,科學家將重點轉移至 hPSC 的研究上。

2007 年,WFIRM 的科學家鑑定出源自羊水和胎盤的幹細胞;近期,他們利用具有「誘導性腸損傷」的臨床前模型,在實驗大鼠出生後 32 和 56 小時,直接於復腔注入鹽水或胎盤幹細胞,並於注射後第 4 天,評估誘導的腸道損傷情況、上皮細胞組成與迴腸的發炎標誌物的表現。結果發現,胎盤幹細胞可以促進上皮細胞增殖、減少細胞凋亡、降低發炎標誌物,阻止了疾病的進展、並促進腸道損傷的癒合!

此外,正常腸道中一般會有兩種對於腸道細胞補充與維持屏障能力至關重要的細胞群 (隱窩中關鍵祖細胞/幹細胞以及 Paneth 細胞),此二細胞群在壞死性腸炎患者中卻是顯著缺乏;不過,令人振奮的是,注入的胎盤幹細胞可以協助這些細胞群重新建立到健康的狀態、使腸道形成具有功能的屏障,以抵抗細菌感染。

誠如研究人員所言:「這些發現為先進的治療方法開闢了令人振奮的新途徑,希望有朝一日能為這種疾病的醫療發展做出貢獻,並為早產兒的健康長壽奠定基礎。」

延伸閲讀:《腸道菌群》腸道益生菌或可有助早產兒發展肺部先天性免疫力
延伸閲讀:防止早產的創新方法,以色列PregnanTech研發出植入型裝置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EurekAlert、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doi.org/10.1152/ajpgi.00369.2020)、台灣早產兒基金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