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醫材》更實用的防護升級!口罩 10 分鐘內可偵測呼吸道病毒並發出警報

COVID-19 的爆發,影響了很多我們的生活習慣,戴口罩就是一個例子。口罩是我們應對 COVID-19 大流行病的基礎防線,其簡單而有效的屏障功能有助於限制 SARS-CoV-2 的傳播。然而,如果口罩的功能更多,例如,為我們提供一個早期的預警系統,告訴我們空氣中有特定病毒污染,那是不是更實用呢?

中國上海同濟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期在《Matter》刊登的研究裡,發表了一種口罩,可以提醒佩戴者周圍空氣中飛沫或氣霧中存在的呼吸道病毒,包括 COVID-19 和流感 (H5N1 和 H1N1) 的病毒株。口罩含有「適配體」(aptamer,可與蛋白質目標結合的 DNA 或 RNA 短序列),當病毒顆粒與適配體結合時,離子閘門電晶體會增強訊號,使得口罩能夠靈敏地檢測到少量病毒;研究人員在一個封閉空間,在口罩上噴灑含有病毒表面蛋白的微量液體和氣霧,口罩上的偵測器可以偵測到低至 0.3 微升、含有病毒蛋白質的液體,比打噴嚏時產生的液體體積少 70~560 倍,也遠低於咳嗽或說話時產生的液體體積。此外,該口罩在檢測到病毒的 10 分鐘內會向佩戴者的智慧型手機發送資訊。研究團隊接下來的目標是繼續優化聚合物和電晶體的設計,以縮短檢測時間並進一步提高偵測器的靈敏度。

2021 年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合成生物學研究人員也在《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了類似的研究,研究人員把無細胞感測器安裝在紙張和彈性織線上來偵測新冠病毒、伊波拉病毒、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狀球菌 (MRSA) 和一種化學性神經毒劑。其使用了基因剪輯技術 CRISPR,並需要 90 分鐘來完成檢測,以不同顏色呈現檢測結果。日本京都府立大學也有相似的技術,不同的是,其利用含有鴕鳥蛋新冠病毒抗體的螢光染料,受感染的口罩在紫外線燈下會發出螢光。

用口罩來檢測周圍病毒是很棒的創意,該技術也對醫護人員或處於嚴重疾病高風險的脆弱患者非常有意義;不過,未來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如何量產,讓醫護、甚至百姓都可以取得,才能發揮它真正的應用價值。

延伸閱讀:MIT六萬八千次觀察研究 : 戴口罩讓你更容易犯罪還是更守法?
延伸閱讀:《新變種Omicron》美國CDC八月最新建議: 無須保持社交距離,但有症狀確診者還須自我在家隔離五天戴上口罩十天

資料來源:Medgadge、ScienceDail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