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感冒、流感和新冠有何不同? 新冠肺炎的 14 種典型症狀你應該知道 (必讀)

秒速閱讀: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近期增列新冠肺炎的 14 種典型症狀:發燒、乾咳、疲勞、有痰、呼吸急促、肌肉或關節痠痛、喉嚨痛、頭痛、發冷、噁心或嘔吐、鼻塞、腹瀉、咳血、結膜充血,另外有嗅覺與味覺喪失的現象。

3 月時,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繼中國後,在歐美國家接力爆發,全球全球疫情統計到12/14下午8:27點止:全球確診7235.2258萬人、死亡161.4290萬人,死亡率2.23%,每日新增人數53.1552萬人,未來四到六個月將會是更嚴峻的考驗。(延伸閱讀: 《COVID-19疫苗》比爾蓋茲: 美國未來四到六個月疫情最糟! 期待明年夏天可恢復"接近"正常如2020年一月時候)

流感病毒專家,如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 Michael Mina 卻擔心,感染浪潮,將會造成更多的病例數。這樣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1918-1919 年的流感大流行,就是這樣反反覆覆地掀起了三波疫情。此外,秋冬是出現流行性感冒的高峰,如果與新冠肺炎一併爆發流行,將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歐美國家對於此次的疫情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控制好,很大的原因在於輕忽了病毒的感染力而未做好防疫措施 (例如宣導戴口罩),以及醫療設備不足,此外,歐美因為醫療的相對不便捷及對於感冒處理的觀念也是造成此次新冠肺炎後續在歐美國家擴散的原因。很多的歐洲人或是美國人覺得感冒就是多休息、多喝水、身體自然會有免疫力抵抗,不需要特別服用藥物,約一星期可以恢復,這樣的觀念其實是對的,只是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不同,跟此次的新冠肺炎更不一樣(延伸閱讀: ⟪COVID-19⟫ 還群聚?? Biogen研討會潛藏COVID-19超級傳播者?追溯多達30萬例確診)

臨床上要精準地知道患者是否得到流感或是感冒,最標準的方法是進行病毒的培養與鑑定,但很多時候並沒有這樣的時間與資源去給臨床醫師做判斷,我們簡單從 2 個部分解釋:

1. 病原體:
普通感冒可能由病毒或細菌引起,造成普通感冒的病毒超過數百種,其中以鼻病毒 (Rhinovirus) 為最常見 (約30~50%),流感則是分為 ABCD 四型,AB 型流感較為常見且流行,主要感染人類的為 H1N1/H3N3。

2. 病情/病程/病症:
流感較為嚴重,會發燒,病程時間為 1~2 週,臨床上會有喉嚨痛、倦怠、肌肉痠痛等。普通感冒則反之,病程時間約 2~5 天,發病為漸進式。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近期增列新冠肺炎的 14 種典型症狀發燒、乾咳、疲勞、有痰、呼吸急促、肌肉或關節痠痛、喉嚨痛、頭痛、發冷、噁心或嘔吐、鼻塞、腹瀉、咳血、結膜充血,另外有研究指出會有嗅覺與味覺喪失的現象。

資料來源:Elemental、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澳洲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