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注意了! 阿茲海默症已在惡化中?視網膜透露了消息!(閱讀)

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類患者記憶力、判斷力、語言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等皆大幅受影響,而目前的治療,只能減緩疾病發展、無法逆轉也無法治癒,因此,若能越早發現,越能及早干預。由於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標誌 ─ β-澱粉樣蛋白 (β-amyloid) 的沉積斑塊,可能早在記憶、行為與認知出現異常前 20 年,就已經出現於腦中,因此科學家不斷地尋找可以無創、安全的檢測方式,來預測大腦的變化。

延伸閱讀: 《阿茲海默症》中研究基因體研究中心陳韻如副研究員: 揪出疾病惡化蛋白質幫兇TDP-43 發表於《自然通訊》

Cedars-Sinai 神經外科部門領導的一項研究,在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研究人員不但發現視網膜的某些區域,受到阿茲海默症的影響要大於其他部位,還發現視網膜中會出現三種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病徵:(1) 週細胞減少 (pericytes,可調節細小血管中的血流並協助形成血視網膜屏障,保護視網膜免受有害物質透過血流進入而影響);(2) 由血小板衍生而來的生長因子受體-β (PDGFR-β,可引導組織的維持和修復) 降低了訊號傳導;(3) β-澱粉樣蛋白沉積物在視網膜週細胞和血管中。

其後,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稱為「扇形視網膜澱粉樣蛋白成像」的無創技術,取得視網膜的影像,然後利用一種新的處理方式來分析圖像,識別出視網膜中那些可以對應於腦部損傷和認知狀態的區域。他們在一項臨床試驗中,以 40 歲以上、有認知能力下降跡象的人為對象,分析其視網膜影像,科學家可以篩檢出視網膜上有 β-澱粉樣蛋白的人,而這也意味著他們日後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出現認知障礙的可能性較高。

另外還有一則近日發表在《Aging Cell》的小鼠研究,除了進一步證實視網膜上 β-澱粉樣蛋白沉積的量,與腦組織中的 β-澱粉樣蛋白含量相關之外,研究人員還提出了對抗該疾病的潛在治療方法 ─ 一種特殊類型的免疫調結法,可減少大腦中毒性蛋白質和有害炎症,並提升保護性免疫反應,從而保護神經元之間的聯繫。

這項研究,可做為未來的腦與視網膜成像研究的基礎,可用以及早發現、診斷阿茲海默症、評估疾病進展,或甚至可用以建立與評估各種治療方式的成效。

資料來源:Newswise、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