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後遺症》為 Long COVID 患者施打疫苗,是幫助還是傷害 ? (閱讀)

COVID-19 的大流行發生至今已經超過 2 年,很多的康復者還有著深度疲勞、胸痛及腦霧等「Long COVID-19」現象。有些患有「Long COVID-19」的人再接種疫苗症狀可以獲得改善,但也有些人的健康反而因此而發生變化,例如:喪失平衡感及腿部無力。

為了探究這一現象,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初步在 20 名「過去未接種疫苗、染疫後又患上 Long COVID 的患者」中進行研究,現在又發起一個新的全國性專案,希望能招募至少 100 人以瞭解未曾接種疫苗、卻又患 Long COVID 者,再接種疫苗時,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耶魯大學的團隊將在試驗開始前收集受試者的血液和唾液樣本,接著在接種疫苗後 6 週和 12 週時進行隨訪,以監測症狀並收集新的樣本;該研究將使用尖端的免疫分析技術,以收集每個人的免疫細胞反應的資料。

目前僅知道接種疫苗可以預防感染後產生 Long COVID,但是還不清楚疫苗對於「未接種疫苗就先染疫、出現 Long COVID 者」的影響,也不知道「接種過疫苗卻發生突破性感染、且出現 Long COVID 者」如果再施打一次疫苗,又將會有哪些反應。

儘管目前還有太多的未知,但仍有一些線索可以參考。例如,與耶魯大學研究團隊合作的 Long COVID 患者團體指出,大約有 40% 的人表示,他們的症狀在注射第一劑疫苗後獲得緩解甚至完全消失 ─ 這或許是疫苗有助於免疫系統對抗隱藏在患者體內的病毒 ─ 若真如此,這將意味著 Long COVID 實際上是由潛藏但持續的病毒感染所引起。雖然尚未找到潛藏的病毒,但患者血液中干擾素 (可對抗感染) 水平的變化趨勢,也透露著蛛絲馬跡。

此外,大約 10%~15% 的患者感覺施打疫苗後狀況惡化。這現象又延伸出一個不同的理論:在某些情況下,Long COVID 的症狀可能是源於「自體免疫疾病」─ 然而,導致免疫功能紊亂的原因相當複雜,當抵禦病毒的保護性抗體同樣能攻擊身體正常細胞時就會發生。研究人員將會比較接種疫苗前後的身體狀況,探討這種「自體免疫」是否真的發生。

這些結果也讓研究人員獲得一些對其他相似疾病的啟發,例如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綜合征 (ME/CFS)。與 Long COVID 一樣,ME/CFS 可能涉及一種生物反應,當身體遇到某些感染或其他環境危害時就會出現免疫紊亂。

疫苗對於 Long COVID 患者是幫助還是傷害,尚未有定論,畢竟實驗都需要更多的數據與時間來驗證。台灣最近疫情嚴峻,很多人擔心受感染,即便是康復者也不一定不會受到二次感染,因此我們大家出門還是要格外的注意,落實防疫策略並保持距離、減少在外用餐,團結一心,才能快快度過難關。

延伸閲讀:《COVID-19後遺症》30%患者面臨後遺症(Long COVID)問題,輝瑞抗病毒口服藥Paxlovid可治療後遺症? (閱讀)
延伸閲讀:《COVID-19後遺症》患者糞便排出病毒 RNA長達七個月!長期存在的病毒引發 long COVID ?(必讀)

延伸閱讀《COVID-19 後遺症》TFDA 新冠染疫對各器官影響: 呼吸、血液、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和內分泌系統)

資料來源:The Mercury 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