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PD-L1》僅需3-5分鐘! 默沙東(Merck)皮下注射 Keytruda,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的療效不亞於靜脈注射劑型,但給藥更便利!
1. 皮下注射療效及安全性,與靜脈注射相當
2. 皮下注射更便利,有利為更多地區之患者給藥
3. 新劑型有助減緩 Keytruda 失去專利保護帶來之衝擊
4. 皮下注射劑型之開發如火如荼,針對肺癌與血癌
Merck 於 11 月宣布,其抗癌明星藥物 Keytruda (pembrolizumab) 的皮下注射劑型在與化療藥物聯合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的 III 期臨床試驗「MK-3475A-D77」中,取得了成功!
該試驗目的在評估「皮下注射 Keytruda + berahyaluronidase alfa」(一種由 Alteogen 公司開發和生產的透明質酸酶變體,用於提高藥物輸送的有效性) 以及「皮下注射 Keytruda + 化療」,相較於「靜脈注射 Keytruda + 化療」,在一線治療成人轉移性 NSCLC 患者中的非劣效性。
皮下注射療效及安全性,與靜脈注射相當
該試驗達到了其雙重主要藥代動力學 (PK) 觀察指標。具體而言,與每 6 週「靜脈注射一次 Keytruda + 化療」相比,每 6 週「皮下注射一次 Keytruda + 化療」在第一個給藥週期內表現出 Keytruda 曲線下面積 (AUC) 暴露的非劣效性,以及在穩態下測量的 Keytruda 的血清谷濃度 (trough concentration, Ctrough,指藥物在下一次給藥前達到的濃度,通常用於治療藥物監控) 的非劣效性。此外,與「靜脈注射 Keytruda + 化療」相比,「皮下注射 Keytruda + 化療」的療效及安全性次要觀察指標基本一致。這些結果以及正在進行的分析結果,將在即將召開的醫學會議上發表,並與全球監管機構分享。
皮下注射更便利,有利為更多地區之患者給藥
Merck 認為,皮下注射 Keytruda 的成功對患者和醫療保健提供者具有潛在的益處。皮下注射劑型的平均給藥時間僅 2-3 分鐘,與靜脈注射相比,不僅可能改善患者治療經驗,還可將 Keytruda 擴大至輸液中心有限的地區使用,患者和醫生也可能會因為易於給藥而選擇皮下注射劑型。
新劑型有助減緩 Keytruda 失去專利保護帶來之衝擊
分析師認為,皮下注射劑型預期能提升患者用藥便利性,將有助於延緩 Keytruda 在 2028 年專利到期後的營收衰退、延長 Keytruda 的市場生命週期,但對其能否完全抵銷專利到期後的損失則意見分歧。不過,這也為 Merck 爭取了更多時間從其他關鍵開發項目 (如 Winrevair、Capvaxive 等) 創造收入,且 Merck 也正積極開發其他癌症療法,以維持其在癌症治療領域的領先地位。
皮下注射劑型之開發如火如荼,針對肺癌與血癌
關於皮下注射劑型的 Keytruda,Merck 還在進行其他幾項相關的臨床試驗,包括:
1. MK-3475A-F84:一項 III 期試驗,評估透過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單獨使用 Keytruda,在一線治療腫瘤具有高 PD-L1 表現量 (腫瘤比例評分 [TPS] ≥50%) 的轉移性 NSCLC 患者中的療效。
2. MK-3475A-F65:一項 II 期試驗,評估單獨使用皮下注射 Keytruda 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 (classic Hodgkin's lymphoma) 和復發或難治性原發性縱膈腔大型B 細胞淋巴瘤 (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 cell lymphoma) 的療效。
3. MK-3475A-F11:一項 II 期患者偏好研究,評估參與者報告的對皮下注射 Keytruda 與靜脈注射 Keytruda 的偏好。
延伸閱讀:《免疫療法》抗 TIGIT 療法後勢看漲!iTeos/葛蘭素 belrestotug 與 Gilead/Arcus 的 domvanalimab,分別在非小細胞肺癌與上消化道癌症治療取得良好數據
延伸閱讀:《雙抗》 Summit PD-1/VEGF 雙抗ivonescimab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無惡化存活比Keytruda佳? 分析師提出4大質疑 (必必讀)
資料來源:BioSpace、Merck、Yahoo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