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 2024 年!回顧 Fierce Biotech 上點閱率最高的生物製藥相關報導: 創投湧入、裁員持續、生技公司全面重整產品線.....
1. Fierce Biotech 募資追蹤:創投湧入生物科技產業
2. Fierce Biotech 裁員追蹤:產業裁員潮持續
3. 必治妥施貴寶削減成本與裁員計畫
4. 賽諾菲全面重整產品線並裁員
5. 2024 年第一季,生技產業裁員潮未歇
日前,Fierce Biotech 的年度回顧文章總結了 2024 年點閱率最高的十大報導;根據其追蹤報導顯示,2024 年生物科技產業呈現兩極發展:大量創投資金湧入,許多公司獲得數億美元投資,用於研發及臨床試驗,然而,同時也出現大規模裁員潮,許多大型藥廠如賽諾菲、必治妥施貴寶,皆因成本壓力、臨床試驗失敗或策略調整而裁員。這些現象反映了生物科技產業在高投資與高風險間的平衡挑戰,以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總體而言,呈現出了 2024 年生技產業動盪不安的一面。此處我們將分為兩部分,為讀者彙整十項報導個別之摘要:
Fierce Biotech 募資追蹤:創投湧入生物科技產業
Fierce Biotech 募資追蹤報導顯示,2024 年有大量創投資金流入生物科技產業。該追蹤報告記錄了許多公司在 2024 年的募資情況,其中募資金額超過 5000 萬美元的輪次都會被納入其中,這些資金將被用於推動臨床試驗、擴展產品線、以及支持早期研發。例如,Ottimo Pharma 完成了 1.4 億美元的 A 輪募資,而 SiteOne Therapeutics 獲得了 1 億美元,用於開發非鴉片類藥物。此外,還有許多公司如 Tasca Therapeutics、Nuvig Therapeutics、Antag Therapeutics、Maze Therapeutics 等都獲得了不同金額的投資。這些投資不僅反映了市場對生物科技的興趣,也預示了未來該領域的發展潛力。許多公司都將資金用於推動臨床試驗,表示未來幾年可能會有多種新型療法問世。
(資料來源: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fierce-biotech-fundraising-tracker-24)
Fierce Biotech 裁員追蹤:產業裁員潮持續
根據 Fierce Biotech 裁員追蹤報導,2024 年生物科技產業持續出現裁員潮,許多公司因各種原因 ─ 包括臨床試驗失敗、資金短缺、以及重組計畫等而裁員。例如,Ring Therapeutics 裁減了近 50% 的員工,而 Editas Medicine 則因未能找到合作夥伴而裁員 65%。其他公司如諾華 (Novartis)、Lexicon Pharmaceuticals、吉立亞 (Gilead)、Sage Therapeutics 等也都宣布了裁員計畫,顯示出整個產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此外,許多公司也透過關閉研究設施、縮減研發項目等方式來降低成本,反映出生物科技產業在面對市場不確定性時的挑戰。此一裁員潮不僅影響員工,也可能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和創新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資料來源: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fierce-biotech-layoff-tracker-2024)
必治妥施貴寶削減成本與裁員計畫
必治妥施貴寶 (Bristol Myers Squibb, BMS) 2024 年 4 月 25 日宣布,計劃於 2025 年底前削減 15 億美元的成本,其中包括裁員大約 2200 名員工;而這項重組計畫的影響範圍廣泛,不僅止於員工,也可能對 BMS 的長期發展策略產生重大影響。此消息突顯了製藥產業在控制開支方面的持續挑戰,也反映了大型製藥公司在追求效率和精簡營運時,經常採取的策略性調整。除了裁員之外,BMS 可能還會透過其他方式來降低成本,例如縮減研發支出、調整供應鏈或重新評估非核心業務。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就連大型製藥公司也不得不持續進行組織結構和營運模式的調整,以保持競爭力。
(資料來源: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bristol-myers-cutting-15b-costs-less-two-years-2000-plus-employees-impacted-2024)
賽諾菲全面重整產品線並裁員
賽諾菲 (Sanofi) 正在進行「全面的產品線重新排序」,並因此解僱部分員工。在新的研發負責人加入後,賽諾菲正在加速其先前宣佈的目標,即「在未來兩年內將 III 期臨床試驗的數量增加 50%」,到 2026 年初將有超過 35 項正在進行的後期研究。為了達成此目標,賽諾菲將減少研究專案,以增加對開發產品組合的投資;此外,賽諾菲也強調將資源重新分配至更成功的治療領域,如免疫學。賽諾菲發言人表示,雖然公司將盡可能在內部安置受影響的員工,但仍會有人因這些變動而失去工作。賽諾菲的這項政策反映了製藥公司在追求效率和策略調整時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必須持續優化其產品線的必要性。
(資料來源: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sanofi-institutes-global-restructure-layoffs-tow-after-full-pipeline-reprioritization-rd)
2024 年第一季,生技產業裁員潮未歇
2024 年第一季,生技產業的裁員潮並未趨緩,共有 57 輪裁員,與去年同期相同。這個數字幾乎是 2022 年第一季 30 輪裁員的兩倍。根據 Fierce Biotech Layoff Tracker 的數據,有 25 家公司公布了裁員人數,至少有 2398 人失去了工作;提供裁員百分比的公司中,平均裁員比例為 34%,而一月份是裁員人數最多的月份,共 24 輪裁員,許多公司在聲明中表示,裁員是受到當前市場環境或臨床試驗失敗的影響。有些公司甚至被迫關閉,例如瑞士公司 ObsEva 和中國公司 LianBio;另外,大型藥廠如拜耳 (Bayer)、必治妥施貴寶、葛蘭素史克 (GSK)、武田 (Takeda)、莫德納 (Moderna)、嬌生 (Johnson & Johnson)、羅氏 (Roche) 和輝瑞 (Pfizer) 等也出現在裁員名單上,也有不少公司是在 COVID-19 相關產品需求下降後,被迫轉型或削減成本。此外,大型藥廠收購小型生技公司後,通常會裁掉被收購公司的大部分員工,且許多私人公司的裁員並未被公開,因此這些數據可能還低估了實際發生的裁員情況。
(資料來源: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biopharma-layoffs-dont-see-reprieve-q1-2024-fierce-biotech-analysis)
資料來源:Fierce Bio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