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t好閱讀】: 敬! 太醫董座鍾仁(二):我的想法就是跟人家不一樣 (回顧)

太醫(4126)公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鐘仁逝世,Genet曾經獨家專訪過這位令人尊敬的董事長,佩服董事長從一位印尼僑生到台灣創業,創立40年,從未出現虧損,並成了台股醫材類中的獲利高材生。今天就讓我們回顧一下2017年的獨家專訪。

上一回,我們介紹了太醫(4126,太平洋醫材)董事長鍾仁的成長過程,這次,Genet要帶大家認識創業後的鍾仁,如何帶領太醫一步步創新前進。

Why not?

「大家都是兩個肩膀扛個腦袋,你可以做,我為什麼不能做?」鍾仁,一個念銀行系的年輕人,因緣際會栽進醫療世界裡。初創太醫之時,太醫是做消毒袋與棉球的,講到這個棉球,故事可多著呢,既可看出鍾仁不服輸的個性,也充分顯示出他的商業頭腦,而這些底蘊,都是太醫後來成功的基礎。

那個時代,外面買的棉球很硬,擦傷口很痛,病人傷口擦的棉球都是護士手工捏出來的,鐘仁跑業務時發現這個現象,於是靈機一動湊錢買了機器打算做棉球,同樣的,他又發揮當初研究媽媽的縫紉機的精神,將機器改裝強化,一分鐘可以做2千顆棉球。要知道,那時候一般台灣機器一分鐘只能做100顆。

家中曾開過藥房的他,由於哥哥是醫生、同學是藥劑師,很多藥及價格他都很清楚。一磅棉球買進來是35元,賣給醫院50元,一個醫護人員上班八小時工資4000多元,一天最多做1或1.5磅棉球,鍾仁算了算,等於一磅棉球做出來用到病人身上大概500~600元,於是「我跟會計部門說,我賣你一磅300元。他們說你殺人呀,這麼貴!我說你自己算算看。當然,對方不接受,我就說給你免費用二周,後來他們就跟我買,我賣一磅250元,我知道這生意可以做」。

從棉球一路延伸,太醫後來陸續供應其他醫用耗材,替代了許多進口昂貴的產品,並一路在競爭者加入之前,提前跨進另一個更高階的耗材領域。這種創新且敏銳的嗅覺,源自於鍾仁的細心觀察,從民航局時代就需與醫院連繫,到後來賣耗材給醫院,這位好奇老董在醫院看到任何東西都想弄清楚,並從中尋找商機。此外,從民航局跨向醫療,是從一個嚴謹的產業走進另一個嚴謹的產業,這種態度,也讓太醫的產品獲得客戶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