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t好閱讀】: 敬! 太醫董座鍾仁(一):什麼都學,機會是自己找的 (回顧)

太醫(4126)公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鐘仁逝世,Genet曾經獨家專訪過這位令人尊敬的董事長,佩服董事長從一位印尼僑生到台灣創業,創立40年,從未出現虧損,並成了台股醫材類中的獲利高材生。今天就讓我們回顧一下2017年的獨家專訪。

 

他的字典裡,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應該都有「好奇心」三個字!鍾仁,這位太平洋醫材(4126,下稱太醫)的董事長,已逾從心所欲的古稀之年,依然是什麼都學,學什麼都好!

然而,也就是這種精神,讓太醫的產品得以不斷創新,創立40年,從未出現虧損,並成了台股醫材類中的獲利高材生,外資最愛之一。以下,Genet為您介紹這位不服輸的創業家養成故事。

奇心足 勇於發問

採訪這天,好長的一段時間,鍾董事長就這麼坐在一旁,聽著同仁對我們說著公司的過去與願景,偶爾請教董事長意見,他也只會點點頭,指指同事:「他說就好」。直到問及創立太醫的理念,話匣子才打了開來:「我的脾氣就是這樣,悶著不吭氣...」。以前,人家看不起他他愈要做下去,結果,愈做愈多,愈做愈成功。

家有九個兄弟姊妹,排行老四的鍾仁,正是大家庭中「既沒人管又什麼都要做的孩子」。父親是印尼僑生,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當過律師也做過校長,學識淵博,社會地位也高,兩岸早年名人汪道淵、馬樹禮都是他的同學。鍾仁出生於中國,幼年時隨著父親遷居印尼再到台灣定居,這種移民生活,讓鍾家有極強的適應生存能力。

鍾仁回憶,早年母親教人做衣服,好奇的他對縫紉機很好奇,總想拆開來看。後來舉家遷台,縫紉機不好攜帶,而且當時有六種品牌,拆開帶到台灣還不見得找的到人重組,於是,父親一聲令下,這個手巧又什麼都想嘗試的老四,就負責擔當拆掉縫紉機再重新組裝的工作了。

父親,在鍾仁生命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看似不經意卻語意深遠的對話,無論是「刺激」還是「激勵」,往往成就了他生命中重要轉折。

從小就是聰明的孩子,鍾仁初中與高中都念建國中學,畢業後父親希望他學理工科,但「我說念理工要我混畢業可以,可我沒有興趣,沒有成就感」,其實,他心裡是想跟父親一樣神氣,當個律師再好不過了。不過,「我父親說法律太空洞,叫我不要念法律,改學商」,就這樣,鍾仁去唸了政大銀行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