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後遺症》輕症者也難避!研究證實病毒可感染腦內星形膠質細胞,導致大腦結構改變 (閱讀)

感染 COVID-19 會產生一些神經精神症狀,且先前的研究也在大腦中檢測到 SARS-CoV-2,但病毒是否存在於血液、血管內皮細胞或神經細胞中,始終沒有直接證明

一個由坎皮納斯州立大學 (UNICAMP和聖保羅大學(USP數個研究小組共同領導的團隊,日前在《PNAS》期刊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SARS-CoV-2 可以感染腦中的星形膠質細胞 (astrocyte)、並引發細胞能量代謝異常,且即使是在輕度感染下,大腦皮層(大腦中神經元最豐富的區域的結構也會發生改變

SARS-CoV-2 可感染星狀膠質細胞

研究團隊先是取用了 26  COVID-19 死亡的患者腦組織,透過帶有不同標定的抗體、以免疫組織化學(immunohistochemistry) 方法進行分析,並在 5 樣本中證實了 SARS-CoV-2 可感染星形膠質細胞,同時於其中觀察到壞死與炎症的跡象 (如:水腫、神經元病變、炎症細胞浸潤等)此外,在體外培養人類腦組織 (取自於神經系統疾病手術過程中並加入病毒時,也證實了該病毒具有感染腦組織中星狀膠質細胞的能力。

大腦皮質結構改變

81 名曾感染輕度 COVID-19 的康復者接受了大腦的磁振造影 (MRI),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參與者當時仍有神經系統或神經精神症狀;除了神經影像檢查外,他們還接受了神經學評估和標準化測試,以衡量認知功能的表現 (如記憶、注意力和精神靈活性等)磁振造影的結果顯示,與不曾感染 COVID-19 的對照組相比,感染康復者腦中與「焦慮」有關的區域的皮質萎縮了(厚度下降)這與調查中發現的輕度感染康復者中有焦慮症的比例偏高」相呼應 (輕度感染康復者:28%;一般人口 9%)。而在評估認知功能的神經心理學測試中,試驗參與者在一些任務中的表現也差很多。

不過,此現象是暫時的或是永久的重複感染是否會有變化?目前尚不清楚,也因此,縱向隨訪對於瞭解神經精神改變狀態隨時間的演變至關重要。

能量代謝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還對 COVID-19 死亡患者腦細胞,以及體外培養的星形膠質細胞進行蛋白質組分析結果發現,與未受感染者相比,星形膠質細胞中種生化途徑改變,尤其是與能量代謝有關的途徑受感染的星形膠質細胞比平時消耗更多的葡萄糖,而細胞內丙酮酸 (pyruvate) 和乳酸 (lactate) 的濃度,卻明顯下降

乳酸是葡萄糖代謝的產物之一,星形膠質細胞向神經元輸出乳酸神經元做為一種能量來源。體外分析顯示,星形膠質細胞培養基中的乳酸濃度是正常的,但在細胞內的濃度卻下降了;這意味著星形膠質細胞努力維持對神經元的能量供應,導致自身的功能減弱,其最終結果星形膠質細胞的粒功能被改變,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大腦的神經傳遞物質的水平,如谷胺酸 (glutamate使神經元興奮並與記憶和學習有關),或γ-基丁酸 (GABA抑制神經元的過度活躍並促進平靜和放鬆的感覺)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以「養過受感染星形膠質細胞的培養基」養神經元,神經元的活力會被降低、死亡率升高,顯示SARS-CoV-2 感染星形膠質細胞後,會破壞原本的細胞功能,導致其無法再為神經元提供生化支援和營養調節神經傳遞物質和其他可能干擾神經元功能的物質 (濃度、維持保護大腦免受病原體和毒素侵害的血腦障壁以及幫助維持大腦的平衡。這些,都可能是進一步造成我們外顯的神經精神症狀的原因

延伸閱讀:《COVID-19後遺症》57萬名兒童和青少年樣本研究: 感染 COVID-19 會提升兒童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之風險
延伸閱讀:《COVID-19後遺症》嚴重長新冠 (long COVID) 會是一種「殘疾」嗎?
延伸閱讀:《COVID-19 後遺症》總是無力、睡不飽?? 耶魯大學: 疲累不堪的T細胞、激活EB病毒以及皮質醇降低導致後遺症難解
延伸閱讀:《COVID-19後遺症》約有百分之八十五患者報告症狀持續惡化,另一波未知疾病的大流行!!

資料來源:MedicalXpress、Biospac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