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牛津大學研究: 天熱天冷對COVID-19 有何影響?溫度與濕度是關鍵

由於 2002~2003 年的 SARS 在氣溫攀升的六~七月時忽然銷聲匿跡,因此人們一直期望著 SARS-CoV-2 也能如此,或是至少有季節性的差異,因此大家對於氣候對病毒的影響相當在意。但是氣候因子對於 SARS-CoV-2/COVID-19 的影響究竟是什麼呢?

濕度與溫度

溫度和濕度是影響 SARS-CoV、MERS-CoV 和流感病毒生存的已知因素,而在實驗室中以及觀察研究中顯示,濕度對於 SARS-CoV-2 的傳播也有影響。目前許多研究都指出,低濕度會增加 SARS-CoV-2 的傳播。而在溫度方面,雖然透過實驗室研究得知,4℃ 時病毒在體外相當穩定,37℃ 以上則會越來越不穩定,但現實環境中,在中國、澳大利亞、西班牙與伊朗,溫度對於新冠肺炎的傳播或致死率無影響;在土耳其、墨西哥、巴西與美國則顯示,溫度升高與病例數減少相關,但也似乎存在著閾值,並非溫度越高,病例數就可以持續減少。

由於溫度與濕度之間有著相互影響,因此並非在所有溫度之下都是「濕度越高、病毒越容易失去活性」;且除了影響病毒活性外,由於此病毒主要是以飛沫為傳播載體,因此,溫度和濕度也有可能透過影響飛沫穩定度或其他生理因素來影響疾病的傳播 (例如飛沫在高濕度下更容易沉降,低濕度使得鼻黏膜易乾燥、纖毛功能降低而造成人體排出病毒的能力降低等等)。

陽光與紫外線

西班牙的一項調查發現,在限制令發布之後「日照時間越長,病例數越多」,不過,這倒不是因為「陽光」造成的影響,而是「行為」─ 尤其是在封鎖之後,遇上陽光普照的日子,人們更想外出,導致對限制令的遵循度降低而散撥了病毒。

至於紫外線,真正具有消毒殺菌的 UVC (波長 280 nm 以下) 多數都於臭氧層中被吸收掉,因此,在地表接受到的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的影響,也許有,但應該不會是關鍵。

爭議

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人們不應該在現階段就用天氣條件來建立新冠肺炎傳播的季節性模。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在冬季很常見,因此對於新冠肺炎的篩檢就會增加,檢測提升,被發現的病例數自然增加,夏季則相反,因此可能會忽略掉某些輕症或無症狀的新冠肺炎患者。同理,某些情況 (例如心血管疾病) 在冬季比較常發生,人們也會因為就醫時檢測而提高了新冠肺炎檢出率。

檢出的病例數會進一步牽涉到對「死亡率」的分析。近幾個月來,死亡率逐漸降低,很可能是因為檢測量大增而發現大量輕症病例 (也可能是因為逐漸摸索出更適當的護理條件,使得病患得到更好的照顧)。因此,若因上述原因,在冬季因為檢測量增加而發現大量病例,計算之後死亡率自然會「下降」,這樣是否就可能會造成我們對疾病真實致死率的誤判?

經歷了夏天,人們對於「新冠肺炎在夏季傳奇性消失」的夢想已經破滅,但由於人類是首次接觸這個全新的病毒,易感人群仍然相當多,因此所有條件都還在持續而迅速地變化當中。在未來,新冠肺炎是否會呈現出季節性流行趨勢,仍需要再持續調查,只是,關於溫度濕度等氣候因子對於疾病傳遞這件事,仍值得參考,例如,對於冬季濕度偏低的地區,室內是否應該加熱加濕?鼻腔沖洗是否有幫助等,都可能成為協助降低疾病傳播的選項。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doi: 10.1007/s11356-020-09733-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