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不向挫折低頭!禮來 (Eli Lilly) 阿茲海默症藥物30年的研發艱辛路,終露曙光!(必讀)
禮來 (Eli Lilly) 致力於研發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已超過 30 年,期間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投入的資金超過 80 億美元。該公司堅信「澱粉樣蛋白假說」是阿茲海默症的致病關鍵,即使業界近年開始對此理論產生質疑,他們仍然堅持不懈。
Solanezumab 是禮來早期研發的一款抗體藥物,目的是在將澱粉樣蛋白斑塊從大腦中移除。然而,該藥物在 2016 年的一項關鍵試驗中宣告失敗,未能有效清除斑塊或減緩疾病進程,當時禮來的執行長 John Lechleiter 質疑是否應該繼續投入巨額資金研發阿茲海默症藥物。
儘管遭遇挫折,禮來並未放棄。早在 solanezumab 失敗之前,科學家 Ronald DeMattos 就已經開始研發下一代抗體藥物 donanemab。DeMattos 的目標是開發一種能夠高度專一辨識澱粉樣蛋白斑塊的抗體,且不會影響血液中的游離澱粉樣蛋白。透過研究澱粉樣蛋白斑塊在腦中形成的獨特結構,DeMattos 找到了一個名為 N3pG 的目標,並與科學家 Ying Tang 和 Jirong Lu 合作設計出能夠與其結合的抗體。
為了驗證 donanemab 的療效,DeMattos 花費 4 年時間培育出具有類似人類阿茲海默症患者澱粉樣蛋白斑塊水平的小鼠模型。實驗結果顯示,donanemab 能夠有效清除這些小鼠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斑塊。2011 年,donanemab 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初期數據顯示,大多數患者對治療產生了免疫反應,令人擔憂抗體藥物在進入大腦前就會被免疫系統清除。然而,透過禮來收購 Avid Radiopharmaceuticals 所獲得的 PET 掃描技術,科學家們發現 donanemab 並未受到免疫反應的阻礙,並且能夠有效減少患者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斑塊。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禮來採取了新的研發策略,包括進行新的試驗以評估藥物的療效,並根據患者腦中 tau 蛋白的水平將患者分組 (tau 蛋白被認為是在澱粉樣蛋白之後積累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該藥物能夠將認知能力下降速度減緩 29% 至 35%,這與 2023 年獲批的衛采 (Eisai) / 百健 (Biogen) 的澱粉樣蛋白抗體 Leqembi 的減緩程度 (27%) 相似。然而,donanemab 也存在副作用,例如腦出血和腦腫脹。
儘管 donanemab 並非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它代表著阿茲海默症治療領域的一項重大進展。許多科學家認為,早期治療可能是提高療效的關鍵,因此禮來也正在進行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臨床試驗。
經過多年的努力,今年 6 月 10 日,donanemab 獲得了美國 FDA 諮詢委員會 11:0 的一致肯定、支持其全面批准,7月2日FDA 正式核准。(延伸閱讀: 《阿茲海默症》第三種新藥競爭有優勢分析?!美國 FDA 終於批准禮來 donanemab(商品名Kisunla)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 一年費用約 32,000 美元 (必讀))
Donanemab 是一種抗澱粉樣蛋白抗體,是第三種「改變阿茲海默症病程」的藥物,雖然不能治癒疾病,但臨床試驗表明,它可減緩認知和功能惡化的速度。在 donanemab 之前獲得批准的,還有百健 (Biogen) / 衛采 (Eisai) 的 Aduhelm (aducanumab),以及 Leqembi (lecanemab)。Aduhelm 雖率先於 2021 年 6 月獲得批准,但已在今年 1 月黯然退出市場,因此目前 donanemab 的主要競爭對手,僅剩 2023 年 7 月獲得全面批准的 Leqembi。
延伸閱讀:《阿茲海默症》如何精準診斷頭很大 ? 禮來 donanemab 獲批在即,能否「正確診斷」阿茲海默症成為亟需解決的挑戰 (閱讀)
延伸閱讀:《阿茲海默症》衛采/百健 Leqembi 靜脈注射預計2024會計年銷3.64 億美元,皮下注射預計2025年上市
資料來源:Endpoints News、Eli Lilly